【心臟危機】冠心病年輕化中年群組病發逐年攀升 醫生:睡眠不足易引起心臟病發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12/22 17:07

最後更新: 2021/12/23 17:29

分享:

分享:

心臟專科陳藝賢醫生指出,35-44歲冠心病病發率正逐年攀升。

常言「見過鬼怕黑」,同道理,理應中過一次風或者曾心臟病發,不希望會重蹈覆轍。但現實中不少心血管病患者,首次病發後仍無好好善待身體,鬆懈大吃大喝少運動,結果疾病又再來訪。事實上,進行「通波仔」及「搭撟」等手術次數愈多風險愈大,為長遠計,患者本身也要做足預防二次病發的措施。

心血管疾病大家聽得多,為人熟悉有冠心病(心臟及血管)及腦血管病(如中風),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陳藝賢醫生指,較少人留意是高血壓及周邊血管疾病(手部、足部、腎臟及頸血管)也屬心血管疾病之列。疫情前航班往來頻繁,常聽到的經濟艙症候群,指旅行中長時間坐着不動,腿部深層靜脈可能會積聚血塊,脫落後經右心房心室流往肺動脈,造成脈動脈血管栓塞,也屬於心血管疾病一種。

本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壓,緊隨其後是冠心病與腦中風。「冠心病是心臟血管栓塞或嚴重收窄導致心臟病發,腦中風是腦血管收窄或栓塞,這兩個情況大家會擔心些,但高血壓則考慮得較少,因患高血壓者眾,根據2015年一項相關普查,本港人口罹患高血壓高達3成,由於高血壓大多無即時生命危險,所以大眾往往掉以輕心。」

最新影片推介:

血管是全身運行,若心臟血管曾有問題,可牽連至全身血管出現粥樣硬化,會有二次病發的傾向。(iStock)

心臟病發令心肌失功能

心血管疾病與年齡增長成正比,年紀愈大風險愈高,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。陳醫生表示,20年前一般心臟病發都在60歲以上,若遇上三、四十歲的患者,會懷疑有否異常情況所致,但目前40多歲患者並不罕見。35-44歲冠心病病發率在20年間逐漸攀升,每年約增2%。

心血管疾病最嚴重可致命,幸運地生還對身心都可帶來深遠影響,原因是心腦皆是舉足輕重的器官。「若曾經心臟病發,部分心臟肌肉會失去功能甚至壞死,心臟靠收縮泵血到身體不同地方,當心臟肌肉有一部分壞死,泵血功能會減低,病人的水份積聚各部位,在肺部積聚水份會氣喘、在足部會腳腫,長遠更有機會出現心臟衰竭,引致死亡。」

心臟病發另一嚴重併發症是心律不正,最令人聞風喪膽是可致心臟突然停頓,跑馬拉松時出現心臟停頓個案時有所聞。「當心臟病發後,壞死的心臟肌肉部分與健康的心臟部分出現不協調,以致電流不正常引致心室纖顫,這為造成心臟停頓的主要原因。當病人突然暈倒,如未能及時進行除顫,死亡風險極高。」

4成病人兩年內復發或需進行手術

有外國研究顯示,心血管病者兩年內復發或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比率高達4成,陳醫生說:「睡眠不足易引起心臟病發、長期生活壓力、情緒低落不開心,對心臟及腦血管健康皆有影響。 另外,如不理會『三高』指數,復發率都會較高。」

另一原因則與病人自我管理有關,為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習慣、治療依從性及對再病發的看法,香港心臟專科學院、香港病人組織聯盟、香港復康會、新健社、聖雅各福群會及關心您的心組成「心血管病二級預防關注組」,於今年中旬進行問卷調查,共訪問551名心血管病患者及264名照顧者。受訪患者平均在10年前首次病發:43%曾腦中風、28%為冠心病、51%患高血壓、36%有高血脂或高膽固醇及26%患糖尿病。

從病人的自我管理方面審視,包括病人能否不吸煙、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、飲食5份蔬果、少吃高糖高脂高鹽及反式脂肪食物,結果顯示,能達致以上4項目標的受訪病人僅得一半,意謂有半數患者,就算曾經歷過心血管病發,也未能謹守健康生活模式。

難遵從「三低一高零反式」

陳醫生謂,從病人的回應知悉,他們感到最難達致是「三低一高零反式」(低油、低糖、低鹽、高纖維及零反式脂肪)的生活習慣,初期半年會較能謹守遵從,之後會變得難維持。「關注組綜合原因,第一類病人覺得已做心血管手術便一了百了,如下次血管再栓塞,再做一次手術疏通好了。第二類患者是感到難以改變飲食生活習慣,病發後一直要維持三低一高零反式和做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,知易行難。」

另一值得關注是,受訪者對「三高」意識薄弱,不知道「三高」理想指標,根本難以有效控制病情。陳醫生重申:要預防心血管病重來,第一項上血壓不超過140mmHg、下血壓不超過90mmHg,如上壓保持130mmHg下壓保持80mmHg更理想。第二項血糖水平重點是糖化血紅素(HbA1c,能反映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) ,理想數值是7%或以下。第三項膽固醇水平為最重要,心血管疾病與壞膽固醇水平息息相關,積聚愈多愈影響血管健康,曾心臟病發者壞膽固醇要低於1.4mmol/L。

「病人覆診時,不要只問醫生情況好唔好,而要仔細些問清楚實況及數字。若數字偏高了,可儆醒自己是否最近少做了運動抑或放肆了飲食?從中作出改善,維持至目標水平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留意有無心房顫動

我們日常以血壓機量血壓及血糖機驗血糖,指數良好便可放心?陳醫生說家用血糖機及血壓計一般都準確。患者在見到醫生時常出現「白袍效應」高血壓,陳醫生建議覆診時可以對照家用和診所血壓計的讀數,如兩者數字脗合,便能較準確掌握病人日常的血壓水平。

糖化血紅素及膽固醇水平驗血便可知悉,曾患心血管病的高危病人,需每年進行上述兩個檢測。如病徵出現或調校藥物,則需要驗得更頻密。

他提醒有一種常見的心臟病為心房顫動,最可怕是可在無病徵下令人中風,6成心房顫動患者對患病毫不知情。65歲以上及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壓、糖尿病人士,求醫時應由醫生把脈篩查有否心房顫動,有需要或進一步做心電圖。心房顫動目前已有有效的藥物(薄血藥),來減低中風風險, 如知悉自己有心房顫動問題,可及早用藥治療。

陳醫生表示,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心臟病。因此,必須培養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。(iStock圖片)

「通波仔」及「搭橋」手術愈做難度愈高

一個人可進行多少次「通波仔」及「搭橋」手術?陳藝賢醫生表示,兩者並無次數限制,惟每一個手術都有風險,每100個「通波仔」手術,一個會有生命危險,「搭橋」風險更高,每100個有2至5個有生命危險,做手術也並非無代價。而且每一次手術是愈做愈難,以「搭橋」為例,第二次再做時手術難度變高。「此開胸進行的手術,病人再做醫生需要處理大量黏連(手術後組織或器官間的纖維性組織),令手術風險更高。」

病情控制不好再做「通波仔」,通完一個位另一個位再收窄,血管會出現鈣化及粥樣硬化,血管更呈彎曲,也增添了手術的難度。而且「通波仔」放支架也非一勞永逸,在原有支架的位置也可再收窄栓塞。「治本之道不是只靠藥物及手術便大安旨意,最重要關鍵是防止心血管病復發。」

記者:周美好